Search

青少年討厭父母是正常的

沒有人可以是完美的父母。

很多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青少年討厭父母是正常的

沒有人可以是完美的父母。

很多時候,
父母無心的一句話、一個動作,
就對孩子留下傷害。

這就是成長的一部分。
父母與孩子本身,
都有責任去療癒傷痛。

孩子對父母表達「恨」的背後,
是因為邁入青少年期的他們,
開始長出一點自我、開始覺得有力量。

這給了孩子勇氣,
對父母表達童年的傷痛。

孩子要的其實很簡單,
是希望父母可以看見這個傷,
安撫當年那個受傷的小小孩,
讓他們可以釋懷。

許多父母第一次聽到孩子表達恨意時,
感到非常羞愧、否認孩子的指控,
或是開始指責自己不是一個好父母。

其實,
恨的背後是愛,是渴望療癒。

鼓勵你在聊天的過程中,
主動詢問孩子:

「在成長過程中,
爸媽有沒有做過什麼事情,
讓你覺得很受傷?」

這或許能讓假性親密的親子關係,
進入到更深層、更有安全感,
也更真實的愛與信任。

.

摘錄自《#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》
作者:陳雪如

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

各位朋友,晚安:

今年因為疫情,國際書展取消,但很多出版社都非常努力,積極推廣優質出版品,我感受很深刻。在這個版面上有很多贈書活動,都經過跟出版社來來回回聯絡確認,非常歡迎大家參與。

我很常跟青少年父母相處,知道孩子討厭父母,這讓不少父母心碎,我經常陪伴父母走過這一段。一直到現在,身邊依然有朋友,非常努力在學習、在溝通,只是親子關係短時間內難以回到往昔。

在孩子青少年階段,親子常常互相傷害,彼此折磨可以長達數年,雙方消耗有時非常劇烈,人不在其中其實難以體會。這時候,我們需要藉由像作者這麼投注在青少年的專業,來指引我們方向,找到安頓自己,進一步也許也能修復親子關係的方法。

祝願您,能先撫慰自己的受傷,再好好理解孩子的「叛逆」!

.

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,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,並設成公開。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、寄送(不包含國外地區),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。

.

以上文字摘錄自
《#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》
校園心理師第一手觀察,看懂青少年憂鬱、難相處、無法溝通背後的求救訊號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84880

3/14(日)14:00 #新書分享會 免費報名中
>>https://cplink.co/rVE6fOjL
校園心理師跟你面對面,聊聊孩子不為人知的另一面

📍台北📍台中📍高雄,僅此三場!
立即免費報名
>>https://reurl.cc/OXMq03

親子天下

.

贈書直播_情緒覺察與同理,是一個人幸福的關鍵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44356153061/videos/234424651487504

在3/8前,於下列三個平台按讚、留言、分享、設公開,有機會抽中《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》,每個平台各抽兩本,歡迎到各平台都參與,增加抽中機率
天下文化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94832457212/videos/753265358916178
鄧惠文 在這說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uiwen.Greenparty/videos/753268425582538
洪仲清臨床心理師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videos/753272205582160

.

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:是犧牲,還是責任?是妥協,還是平衡?放下對母愛的執著,恢復你的生命彈性,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2vhVD9s
讀書花園:https://bit.ly/2GEA9dH
誠品:https://bit.ly/2W4E3Sq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vhQ6jh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